当前位置: 首页 词条 印度

印度

责编:迷魂雪 时间:2023-08-02 17:49 纠错/删除
印度
  • 外文名:India
  • 简称:印度
  • 所属洲:亚洲
  • 语言:印地语、英语
  • 主要民族:印度斯坦族等
  • 人口数量:14.1亿
  • 面积:约2980000km²
  • 首都:新德里
  • 主要宗教:印度教、伊斯兰教
  • 代表景点:阿旃陀石窟
  • 历史人物:泰戈尔、梵藏
  • 高校:德里大学

国家简介

印度是印度共和国的简称,是南亚的一个国家,目前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多的国家。印度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,包括泰姬陵、瓦拉纳西等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。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,但英语也广泛使用。印度有多种宗教,其中印度教、佛教、锡克教和耆那教起源于该国。印度的宗教多样性是其文化特色之一。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,拥有庞大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业。然而,印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,包括贫困、教育和基础设施不足、环境污染等问题。同时,印度与其邻国巴基斯坦之间的领土争端也是该地区的一个长期问题。

印度

国名由来

印度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河,印度河流域也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,故因此为国名,印度人将这一民族文明的摇篮称为Sindhu(本义为河流,中国古代音译为“身毒”等)。但印度的近邻波斯人在说Sindhu时对其首字母s存在发音困难,遂将其讹变为Hindu;而Hindu一词因字母H弱化乃至失音,再变而为Indu。

印度的名声因波斯人而传入希腊,希腊人遂以印度西部的这条河流指称整个印度地区。他们又将Hindu或Indu讹变为Indus。后来,Indus成了西方语言对印度河的通用名称。中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后,又依波斯语称印度为Hindustan(印度斯坦),意思是“印度人生活的地方”或“印度国”。同理,他们将印度教徒称为Hindus。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度后,称印度教为Hinduism,称印度为India。India显然是从Indus演变而来的。印度在梵文中又有月亮的意思,因此,印度又称“月亮之国”

主要景点

阿旃陀石窟

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。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,背负文底耶山,面临果瓦拉河。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,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。现存30窟(包括一未完成窟)。从东到西长550米,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~30米不等的崖面上。除5窟(即第9、10、19、26、29窟)为供信徒礼拜的支提窟外,余皆为僧房。

中国高僧玄奘曾在7世纪初朝圣阿旃陀。随着佛教的衰落,这里门庭冷落,逐渐被人忘却,成为狐兔窟穴。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,引起世人瞩目。

泰姬陵

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杰罕为宠姬泰姬.玛哈尔修筑的陵墓,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,主建筑四边各长5687米,穹顶高74米。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庄宏伟,无懈可击,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,墙上用翡翠、水晶、玛瑙、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。

主要民族

印度斯坦族(HINDUSTANI)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.3%,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、中央邦、哈利亚纳邦、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。多数人信奉印度教,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、佛教、基督教和耆那教等。大部分操印地语,少数人说乌尔都语。主要以务农为业。

泰卢固族(TELUGU)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8.6%,又称安得拉族。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。大多信仰印度教,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。安得拉人嗜吃辣椒,喜欢喝茶。

孟加拉族(BENGALI)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.7%,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、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,操孟加拉语,大多数人信印度教。主要从事农业。

马拉地族(MARATI)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.6%,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。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。马拉地人喜欢摔跤,还善于打板球、曲棍球和羽毛球。

旅游体验

印度拥有各种各样的文化,从北部的哈里亚纳邦的舞蹈和音乐,到南部的卡纳塔克邦的艺术和传统。这使得印度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旅游目的地,能够让游客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和传统。印度还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古老建筑和历史遗迹,如泰姬陵、金奈的巴拉吉庙和德里的红堡。这些建筑和遗迹展示了印度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,吸引了许多游客。

印度的自然风景也令人赞叹。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南部的喀拉拉邦的水上乐园,印度的自然风景多种多样,给游客提供了很多探索和冒险的机会。印度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印度菜的口味丰富多样,从北方的辛辣咖喱到南方的清淡素食,都能满足各种口味。

然而,印度旅游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。例如,交通拥堵、卫生条件不佳和过度游客等。因此,在前往印度旅游时,游客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并选择合适的旅行计划和服务提供商。

词条所属榜单